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促进理论共识 回应群众关切 ——“新时代养老服务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侧记

2019-07-11 20:24:36   来源:中国社会报 浏览:111
当前人口老龄化向深度发展,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效应开始显现。“新时代养老服务理论与政策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老龄化的深入发展,对国家与民生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必须树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在认识老龄化是新时代新常态的基础上,促进理论共识,回应养老服务实践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确保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3aca87d2fd2944c88262008aba073a56_b_B_BASIC.jpg

本报记者 马丽萍

当前人口老龄化向深度发展,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效应开始显现。“新时代养老服务理论与政策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老龄化的深入发展,对国家与民生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必须树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在认识老龄化是新时代新常态的基础上,促进理论共识,回应养老服务实践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确保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从需求侧出发来设计养老服务供给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惠其中,但总体而言,人民群众的养老后顾之忧并未解除。正如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会上指出,“失能、高龄、空巢老人的照料服务供给不足,现有机构床位供需脱节,养老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这种状况正在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构成年轻一代日益沉重的压力。”

为此,他特别提出供给要从需求的实际出发,尊重老年人意愿,以老年人的需要作为发展养老服务的基本依据。尊重传统文化,以社会价值偏好作为养老服务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以能够被认同或接受的方式提供服务。

“促进养老服务的关键在于改善需求侧。”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看来,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影响,即使供给侧形成充分的竞争,其价格也难以让多数老年人承受。对需求侧支持力度不够,以及老年人购买力弱,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他建议,政策支持模式改革从支持供给侧到改善需求侧,强化需求侧支持,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

在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化理念

树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指出,“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新常态。不要以悲观的眼光来看待人类长寿,要意识到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

“理念决定行动,养老服务不仅需要先进的硬件、良好的保障,更需要科学的理念。”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主张“以积极老龄化引领养老服务业科学发展”,要加强老龄社会治理,构建养老生活共同体;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鼓励老年人独立、参与和自我充实,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建设包括适老宜居硬环境和敬老文化软环境的老龄友好环境。

“老年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表示,老年人不是负担和累赘,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为满足老年人群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养老服务追求的目标应从健康老龄化转向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人是被忽视的宝贵社会资源,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权利和需求。

突出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人文关怀

“要贯彻落实人文关怀的理念,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提出,要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是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的现实需要。人文关怀包括对人的物质关怀、精神关怀、文化关怀、心理关怀、和谐关怀。在她看来,文体娱乐活动、心理慰藉、安宁疗护等都是养老服务人文关怀的体现,现实中要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

“目前我国很多养老机构缺乏‘以人为本’的家文化,服务缺少‘质感’。”北京大学副教授谢红的关注点也指向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养老服务的质感来源于服务对象的主观感知、服务提供方的价值定位。”她提出,要从健康性、便利性、私密性、互动性、安全性等方面打造养老环境的“质感”。要以人为本,以老年人和员工为本;实现养老服务软硬件环境的系统化;硬件是基础,需要用人性服务提高温度。

低标分步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养老服务是一项从生活照料到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关爱、临终关怀的综合性、一体化服务。试点三年来,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呼声日高。

基于目前各地的试点,南京财经大学教授曹信邦指出,目前试点中的配套制度缺位,失能程度评定标准不统一,政府对护理服务市场的发展缺乏抓手,护理服务市场缺乏动力源,结构不能适应失能老人护理需求。他提出长护险分三步走战略:部分覆盖,低标准,解决重度失能风险,制度财务不平衡,目标是社会认同制度;全覆盖,适度标准,解决重度、中度失能风险,制度财务平衡,目标是完善制度;面对老龄化,强化制度可持续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华颖表示,国际上长护险筹资方式、保障对象、失能等级评估方式以及待遇给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共性与个性。各国制度模式的选择通常与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取向偏好相一致,例如德国的长期护理制度以长期社会保险制度为主体。社会护理保险的享受通常以年龄与失能评估为据。她建议,我国应该吸收国际经验,选择社会保险模式的制度,普遍纳入就业人口并建立规范统一的国家失能评估技术标准体系,以年龄和失能等级为标准确定受益者等级,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www.guojiayanglao.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地方新规】广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有新规程

    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印发《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从2023年6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服务事项简便办、提速办、安全办等规定成为本次新规的亮点。

    2023-05-10 16:05:28

  • 【人力资源】职校学生比拼养老照护技能

    5月9日,2023年北京市职业院校健康养老照护技能大赛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南校区举办。在一个个模拟情境中,学员们各施所学,展现自己在健康养老照护专业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

    2023-05-10 16:05:27

  • 【热点动态】上海打造社区成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基层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广覆盖的社区更应是中医服务的主阵地。随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上海市中医药有机地融入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为群众提供了简、便、验、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并深受欢迎。

    2023-05-10 16:05:27

  • 【养老服务】“私人定制”监护人为养老加一道护栏

    为解决失能失智、孤寡、独居等特殊老年人,在无法独立完成人身照护和财产管理时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近年来,上海探索由社会组织提供意定监护服务,以被监护人真实意愿为前提“私人定制”的监护人——不必是直系亲属,不必是法定继承人,可以是任何人,甚至是陌生人。

    2023-05-10 16:05:27

  • 【地方新规】宁夏开展养老助老“五服务”活动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老龄委发布《关于开展“情暖夕阳健康行”项目的通知》,明确2023年在全区开展以老年健康知识教育、老年健康综合服务、法制宣传、智慧助老等为主要内容的“五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区老年人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2023-05-10 16:05:27

  • 乐享数智健康 颐养品质生活|来康亮相第九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
    乐享数智健康 颐养品质生活|来康亮相第九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

    2023年5月5日,为期三天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家社会组织、机构及企业参展,共襄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大计。

    2023第10届北京老博会,陪伴企业成长·宣传计划,征稿工作开启
    2023第10届北京老博会,陪伴企业成长·宣传计划,征稿工作开启

    2023年,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老年产业博览会TenthChina(Beijing)InternationalAgedindustryExpo,定于2023年08月28-30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再次盛大举办。

    韩启德院士:把老年人群当作资源 重视老年人自我价值
    韩启德院士:把老年人群当作资源 重视老年人自我价值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涉及方方面面。这部蓝皮书重点选取两个主题:一个是“健康老龄化”,一个是“积极老龄观”。这也构成了这部蓝皮书的鲜明特点。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出版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出版

    蓝皮书旨在为“健康中国行动”的有效实施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健康老龄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智库理论和经验参照。

    陈可冀: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陈可冀: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衰老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衰老是什么?

    与死亡一样,衰老也是一种必然,而且是一道生命长坡。除去各种原因引起早死的人,一般人都会经由衰老而至死亡。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682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190061号

    Copyright © 2016-2023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