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山东枣庄打造健康养老新标杆

2023-05-15 19:37:38   来源: 大众日报 浏览:11
5月8日,记者在山东省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枣庄市医养康复中心)采访了解到,作为山东省向全国上报的三种养老模式之一,由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导的医养结合“枣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接受。

5月8日,记者在山东省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枣庄市医养康复中心)采访了解到,作为山东省向全国上报的三种养老模式之一,由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导的医养结合“枣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接受。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李文介绍,目前已形成以市医养康复中心为龙头,集市中院区、峄城院区、台儿庄院区、山亭院区等分院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院多区”发展格局,医养结合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全中心共有医养结合床位2400张,工作人员1000名,医养结合收入已超过精神科业务,并且反哺促进了精神科业务的发展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又称作市立二院,是枣庄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专科医院。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职工能“吃上饭”,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独辟蹊径,开始收治一些大型国企的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退休职工,提供全托无陪人服务,迈出了医养结合养老的第一步。

因为有一批专业医疗、护理人才,收治范围慢慢向社会扩大。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摸索总结了动静结合、坐卧结合、食疗药疗结合、药物与心理疗法结合、家庭与医院结合的服务模式,健全了功能定位、资源配置、服务标准、信息平台、考核体系“五统一”管理体系,培塑了“我替子女尽孝,子女为国尽忠”的医养文化,逐渐在群众中树立了医养结合养老的口碑。

2018年,受省卫生健康委委托,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历时一年多起草了《山东省医养结合疾病互转标准》,该标准填补了我省医养结合标准的空白,标志着枣庄市医养结合步入标准化服务、规范化操作、程序化管理新时代。

随着社会化养老的普及,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养结合养老开始转型,将普通养老交给社会机构,主打健康养老。

据介绍,近年来,中重度老龄化逼近,与年龄相关的躯体、心理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积极推动多学科多业务融合、服务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借助精神卫生、康复医学等优势学科与老年人疾病、老年人心理需求高度契合的优势,该中心整合多学科资源,成立了医学心理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医学心理中心针对老年人存在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开设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失智等亚专科,并在全省率先开设失智病房,开展心理治疗、经颅磁物理治疗、认知治疗等治疗技术,实现老年人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康复医学中心是该中心重点打造的“王牌”,现有康复医师80多人,采取中西医结合,实施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高压氧治疗、水疗、针灸推拿等10余项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在该中心运动康复大厅,记者看到,很多老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通过各种医疗器械接受康复治疗,平均每天210人次。

ICU(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转成普通病房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按照规定需回家康复,但家里又不具备条件,怎么办?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率先在全省成立HDU病房(重症康复病房)和安宁疗护病房,实现对老年人生命周期的康复治疗全覆盖。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HDU病房主任王远方介绍,目前收治了40多名病人,医师、护士和康复师对每位入住老人进行多学科综合评估诊疗,制订并实施个体化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案,采取心身并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模式,满足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心理抚慰、康复和安宁疗护等需求。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www.guojiayanglao.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韩启德院士:把老年人群当作资源 重视老年人自我价值
韩启德院士:把老年人群当作资源 重视老年人自我价值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涉及方方面面。这部蓝皮书重点选取两个主题:一个是“健康老龄化”,一个是“积极老龄观”。这也构成了这部蓝皮书的鲜明特点。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出版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出版

蓝皮书旨在为“健康中国行动”的有效实施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健康老龄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智库理论和经验参照。

陈可冀: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陈可冀: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衰老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衰老是什么?

与死亡一样,衰老也是一种必然,而且是一道生命长坡。除去各种原因引起早死的人,一般人都会经由衰老而至死亡。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682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190061号

Copyright © 2016-2023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