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72年的缅怀:只要走得动,就会来看你

2019-01-15 10:30:48   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145
他是山东人,浙大西迁贵州时,他考上了浙大的农艺系。因为品学兼优,工作负责,他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领导者。

于子三的墓地就在杭州万松岭上,1997年成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后一堵石墙,以“学生魂”为题,记录了于子三的故事。

他是山东人,浙大西迁贵州时,他考上了浙大的农艺系。因为品学兼优,工作负责,他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领导者。

1947年5月他被选为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8月参与筹划中国学联杭州秘密会议,为中国学生大联合合作作出了贡献。9月,参加中共杭州地下党秘密外围组织“新民主青年社”,任浙大华家池分社负责人。10月26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狱中坚贞不屈,三天后被杀害于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狱中。

牺牲时,于子三才22岁。他的逝去引发了又一次学运高潮——于子三运动。

1948年3月14日,浙大各院系学生代表300余人组成出殡车队,将于子三灵柩安葬在万松书院边。

李德容的女儿这样记录最近一次祭扫:清晨,良渚文化村的三位浙大老人如约坐上了7点发车的372路公交。老人们还在和睦小区站换乘155路,再到武林门站换乘102路,最后在万松岭路口下车,正好8点半多。

作为一个旁观者,女儿细腻记录下了不爱说话的父亲(中)在祭扫时沉甸甸的心意:来到于子三墓前,先三鞠躬,我父亲轻语寡言,好像在和老同学对话……然后绕坟走一圈,走到“学生魂”墙,阅读碑文。

走到纪念碑前注视着,好像与英灵对视。

看到石碑一角砖剥落,如同伤了老同学的身躯,心疼。

一段台阶又一段台阶,年轻时的李德容(左)能一口气走到墓前,十分钟就到了。再后来走上这段山路,要半个小时,走走停停。陪同来的女儿带着一张折叠椅,以备他休息。

2018年已过去,李子的一则朋友圈消息还是陆陆续续有人来点赞留言。

这个题为“72年的缅怀”的朋友圈消息,讲述的是她自家的故事——她的父亲李德容,是浙大学子于子三烈士的同龄校友。定居杭州40年来,父亲和众多当年于子三的“战友”有个约定,每逢清明和于子三忌日,都去祭扫。时光流逝,战友们一个个老去,2016年和2017年两年,祭扫者只剩下了李德容一人。

如今李德容已经94岁,走到于子三墓前都要子女带着小凳子,随时准备歇一歇。即使这样,他还是说,只要走得动,就一定来看于子三。

从几十人到三人

祭扫的老人越来越少

从2018年开始,李德容祭扫又有了两个伴,一个是当年在杭高参加学运的陈纲,88岁。还有一个是在养老机构认识的、在写杭州学运史的高志雄,81岁。

2018年于子三的忌日,三位老人结伴祭扫。

翻山越岭来看你,这么多年程序未变——大家先列队、再献花、三鞠躬、默哀、绕墓一圈。“当年,我们扫墓的人多,有女同学还带着花,后来我们花也不带了。”李德容说。

陈纲也笑了:“心意到了。”

这样的思念,在于子三牺牲后,就没有断绝过。“我们这些当年参加学生运动的人,后来聚在了一起,就约着每年去祭奠于子三。1982年重聚的时候,相约要年年扫墓。”

当年约定——每年清明和10月29日的忌日,9点墓前等,一起祭扫。如今存留最早的集体扫墓照片是1985年清明。

“一开始,人很多,后来越来越少。”李德容说,不算2018年,2016年、2017年两次扫墓,都只剩了他一人。

正如李子所写:“1982年去祭奠的老同学老战友有几十个,后来10多个,再后来几个,到2016年清明只有我父亲一个,单独守望久久。同学战友一个个来不了了,不是驾鹤西去就是卧病难行。”

李德容与于子三不熟

但感念他的优秀和坚贞

72年前,于子三牺牲时,还没有入党,李德容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原本以为这场持续了72年的祭奠的背后一定是深厚的战友情。但是当钱江晚报记者见到李老,问起他与于子三的过往时,李德容反复回想,当年,他和于子三私下竟没有说过话。

他说:“我们是认识的,在开大会的时候有过接触,但是我们不在同一个校园,不熟。”

当年于子三担任主席的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下,有个罢课执行委员会,于子三是主席,李德容是委员。

“我记得我们这个执行委员会有5个人,在学运游行里,我们是要拿着横幅走在最前面的,如果国民党镇压,我们是要准备好流血的。”李德容说。

在70多年后,李老回忆于子三,第一句话是这样的:“他是很努力读书的人,不仅有先进思想还有行动。”

“我还记得,五·二〇惨案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要上街游行,但是当时国民党已经开始镇压学生了,可能会有牺牲,组织传达的任务是让大家保存力量。当时浙大的学生队伍都组织好了,大家都准备出校门了,于子三就拦住大家,站在一个木桶上,向大家演讲,让大家不要出去。”李德容说,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得当年于子三呼喊的大概内容,还有声泪俱下的表情——“人家的刀尖子在那里,我们不要去”。“非常有说服力,很有号召力,很鲜活。”

在于子三牺牲后,浙大组织过一个遗物展,“我看到他的成绩单,我记得都是甲和乙,而且是甲多乙少。我看着成绩单就哭了一场,当时觉得真是可惜了。难怪当时的校长竺可桢,那么喜欢于子三。”

94岁的李德容说

只要走得动还会去祭扫

记者问他,这些年扫墓都在想什么?李德容说:“不用想什么,心里想着于子三就好了。”

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保留着祭扫的仪式?

“我们当年在一起做事情,他走了,我们多活了70多年。如果他没走,也会结婚、生孩子、退休,和我们过一样的日子,说不定老了还能在一起遇到。”李德容说,“我很感激他。他没有乱招供,如果敌人问一句你们学生自治会里还有谁?于子三乱招供了,那大概也就没有我后面的人生了。”

他没觉得坚持这么多年祭扫是件了不起的事,但对于自己仅有的一次失约懊恼不已,“这么多年,这两个日子,只要我在杭州,就一定会去扫墓。只有一次,我时间都空出来了,但是日子过了我才想起来,错过了。”事隔这么久,李老想起这件事依旧遗憾地、重重地拍了拍大腿,这是他难得激动的时候。“这些年腿脚感觉越来越没力气,但是只要走得动,还会去。”

相比李德容,陈纲在墓前想得多一些,他说:“那个时候我17岁,充满了血和火的年代。每次去祭奠于子三,我也会想到我的青春,我们一代人的青春。”

犹记得当年于子三出殡时,同学们齐唱的挽歌《安息吧,死难的同学!》:“安息吧死难的同学,别再为祖国担忧;你流的血照亮了路,我们会继续前走;现在是我们的责任,去争取民族和自由。”

72年后,陈纲在养老院里唱起这首年轻时的歌,李德容在一旁跟着哼唱,高音不再,但澎湃依旧。(黄莺)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www.guojiayanglao.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72年的缅怀:只要走得动,就会来看你

    【老年教育】72年的缅怀:只要走得动,就会来看你

    他是山东人,浙大西迁贵州时,他考上了浙大的农艺系。因为品学兼优,工作负责,他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领导者。

    2019-01-15 10:01:48

  • 乐享数智健康 颐养品质生活|来康亮相第九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
    乐享数智健康 颐养品质生活|来康亮相第九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

    2023年5月5日,为期三天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家社会组织、机构及企业参展,共襄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大计。

    2023第10届北京老博会,陪伴企业成长·宣传计划,征稿工作开启
    2023第10届北京老博会,陪伴企业成长·宣传计划,征稿工作开启

    2023年,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老年产业博览会TenthChina(Beijing)InternationalAgedindustryExpo,定于2023年08月28-30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再次盛大举办。

    韩启德院士:把老年人群当作资源 重视老年人自我价值
    韩启德院士:把老年人群当作资源 重视老年人自我价值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涉及方方面面。这部蓝皮书重点选取两个主题:一个是“健康老龄化”,一个是“积极老龄观”。这也构成了这部蓝皮书的鲜明特点。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出版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出版

    蓝皮书旨在为“健康中国行动”的有效实施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健康老龄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智库理论和经验参照。

    陈可冀: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陈可冀: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衰老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衰老是什么?

    与死亡一样,衰老也是一种必然,而且是一道生命长坡。除去各种原因引起早死的人,一般人都会经由衰老而至死亡。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682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190061号

    Copyright © 2016-2023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